旧节新过哈尼族嘎汤帕的传统与变迁
【作者】网站采编
【关键词】
【摘要】1月3日早上9点,景哈乡小学的青年教师M已经梳妆完毕,等待着一场盛会的到来。 今天是景哈乡一年一度的“嘎汤帕”节。每年这个时候,乡里热闹非凡,今年,乡里要举行两场文艺演
1月3日早上9点,景哈乡小学的青年教师M已经梳妆完毕,等待着一场盛会的到来。
今天是景哈乡一年一度的“嘎汤帕”节。每年这个时候,乡里热闹非凡,今年,乡里要举行两场文艺演出,M就是这两场演出的4个主持人之一。
几天以前,乡里就开始为“嘎汤帕”做准备,进乡的公路两旁,插上了印有“欢度”“嘎汤帕”字样的彩旗,通向中心花台的几条道路也装饰上彩旗和横幅,主街道的入口和出口用竹篾装饰成哈尼村寨中的“寨门”。而在过节当天,乡里各村寨的人一早就从周边赶来,共同欢庆 “嘎汤帕”盛会。
景哈乡位于景洪市东南部,是景洪市唯一的哈尼族乡;“嘎汤帕”作为哈尼族最重要的节日之一,格外受到重视。
参加祭祖仪式表演的老人们正在聊天
传统的“嘎汤帕”
哈尼族每年有十二个节日,在这些节日之中,“嘎汤帕”具有辞旧迎新、纪念祖先和清算债务的含义,因此也意义非凡。历史上,“嘎汤帕”的节期为十五天,举行的日期一般定在每年十二月的第一个属牛日,但是,根据各村寨实际情况的不同,也会在遵从哈尼族历法的前提下进行灵活的调整。
景哈乡的一些老人告诉笔者,“嘎汤帕”对于哈尼族而言最大的意义就是“跨新年”。这个跨新年兼具时间和空间的神圣性,在“嘎汤帕”到来之前,寨子中外出的人要及时赶回村寨,在“嘎汤帕”期间,村寨中的人不可以离开村寨。过完“嘎汤帕”,新的一年就开始了,而那些没有及时回到村寨的人,则被认为会因为缺席“嘎汤帕”而在来年走“霉运”。在这样的解释下,“嘎汤帕”不仅有辞旧迎新、家庭团聚的功能,还体现了一定程度上的社会(村寨)强制。
过去,“嘎汤帕”一般由村中有威望的人负责组织。在节日来临之前,进行准备工作。先由村中的文化领袖“最玛”根据村中的实际情况确定节日举行的具体日期,之后,由村中的行政领袖“卓巴”通知村民节日的时间,并组织村民集资购买节日所需的牲畜。
待节日正式启动,一系列的活动也开始以村寨为单位逐步展开。节日的第一天早上,“最玛”宣布“嘎汤帕”正式开始。
先由妇女前往“圣水沟”取来祭祀祖先所需的“圣水”,村中的男性,则在“卓巴”等人的带领下宰杀节日所需的牲畜。牲畜被宰杀之后,参与集资的每一户人家都能够分到一份肉。
另外,一部分妇女只需要负责制作糯米糍粑,并从中取三块糍粑用于祭祀祖先,按照老人们的说法,用于祭祀的这三块糍粑要做得和桌子一样大。
牲畜宰杀完毕之后,各家各户还要宰一只鸡煮熟,并取头、腿和肝脏作为祭品。除了糍粑和鸡肉,还需要准备茶水、酒等祭祖食物,并将这些食物按照一定的顺序送上祭台,邀请祖先回家享用祭品。
节日第二天,全村开始清算债务。全村的男人都要参加这个活动,在村寨领袖们的监督下,男人们开始处理个人与个人之间、个人与村寨之间的债务。全村的债权、债务在“嘎汤帕”期间要全部核算、公开。而村中的女人和小孩就在寨子里走亲访友,娱乐聚会。晚上,青年男女在村中举行篝火晚会。
解决完债务问题,村民们举办宴会,点起篝火进行狂欢。由于债务解决的时间跨度不一样,因此不同的村寨的节期也有出入。狂欢结束后,节日就进入了尾声。村中各家各户在家杀鸡设宴,再次举行祭祖仪式,把祖先的灵魂送走。最后,“最玛”宣布“嘎汤帕”的欢庆结束,村民们进入新一年的生产生活。
过去,“嘎汤帕”是一种以村寨为单位的集体性行为,其时间和空间都是以村寨为界限。在“嘎汤帕”期间发生的祭祖、债务处理和狂欢等活动,同时涉及了哈尼族生活中的世俗和神圣两个领域。尊敬祖先、有债必偿的道德观念在节日中得到强化,宴席和狂欢更是将节日推向高潮。节日期间的各种活动丰富了哈尼族在农闲时期的生活,同时也增强了整个村寨的聚合力。
“嘎汤帕”的现代变化
随着外部社会的不断变迁,今天的“嘎汤帕”也发生了一些改变。这种改变,至少可以追溯到1987年。
这一年,“嘎汤帕”被确定为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法定节日,节期被确定为公历的1月2日到4日。此外,每逢“嘎汤帕”,州政府会在不同的地方举办庆祝活动。而作为全州唯一的哈尼族乡,景哈乡政府所在地,每年都要举行“嘎汤帕”庆典。今年由当地政府主办的“嘎汤帕”庆典在1月3日举行,这一天,全乡各个村寨的不同民族几乎都聚集在一起,原来专属于哈尼族的节日,已演变成一场多民族参与的盛会。
文章来源:《现代装饰》 网址: http://www.xdzszz.cn/qikandaodu/2021/0722/1215.html